少阴病,则枢机不利,故欲寐也。虽经发汗而表未尽除,水气内结,故用五苓。
试观脉之浮为在表,应病亦为在表,然脉浮亦有里症,或表邪初陷,或里邪欲出,究竟不离于表,故主表其大纲也。表既虚,不可汗;里不实,不可下。
小承气下之缓剂也,曰少与之令小安,曰微和胃气,曰不转矢气者勿更与之。故同为太阳受病,而脉症与总纲异耳。
要知上文沉、涩、弱、弦、迟是病脉,不是死脉,其见于阳病最多。其行阴二十五度,常从足少阴之分,间行脏腑。
泄利下重者,四逆散;欲饮水数升者,白虎汤。然热虽盛不死,亦阴得阳则解之变局也。
夫五苓散又是治饮多之法。大青龙脉亦以浮中见紧,故名中风。